从浩瀚宇宙的边际至微观世界的深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水域,皆承载着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智慧。2月2日,国际湿地保护日之际,爱果乐·拾光计划带领8位Z时代少年组成“湿地科考队”深入“条子泥湿地”(黄渤海湿地)开展为期2天的生态探索,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敬畏,将“湿地的律动” 从探索者变成守护者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黄渤海湿地这片水土丰饶、物种纷繁的绮丽舞台上,无数独特的环境要素交织律动,在杨洪燕博士及李凌骜研究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深入条子泥湿地,穿上专业道具服装,开始了底栖生物的挖掘。正值当日受寒流影响的极具天气,为本次的科考活动增加了考验。孩子们不畏风雨,用铲子挖掘湿地的滩涂,发现了梭子蟹、贝壳类等底栖生物,并用专业的密封袋子装置带回实验室准备。
专家张华彬博士指导孩子们注意观察滩涂上各种鸟类的足迹,通过看这些足迹大致可以判断是哪些鸟类以及鸟类在逐步迁徙的路线和方向。回到岸上,教孩子们通过高倍望远镜看鸟类,与当时滩涂的足迹对应起来,让孩子们更直观里了解到“条子泥”湿地上的鸟的类型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对全球生态保护的意义。
随后,李凌骜研究员带着孩子们在条子泥湿地挖掘的底栖生物,在实验室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把挖掘的底栖生物都做成标本,了解生物和水质的关系。
在黄海湿地博物馆,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沙盘、全息展演系统、黄海湿地动态监测平台等高科技交互设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理解。他们不仅见证了湿地如何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更深刻体会到了湿地保护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尾声,黄海湿地博物馆湿地中心专家为“湿地科考精英队”举行了隆重的表彰仪式,并授予他们“世界自然遗产守护小使者”的荣誉称号。这份来自官方的认可,不仅是对孩子们在湿地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继续投身于生态保护事业的鼓励与期待。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爱果乐·拾光计划深知,每一次探索都是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次实践都是对绿色梦想的坚守与追求。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提升湿地保护活动的质量与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湿地、热爱湿地、保护湿地。让生命之树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湿地中茁壮成长,为地球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