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新环保法配套法规亟待完善

2015-11-04 09:481980

      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实施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环境执法力度显著加大。然而,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地方环保部门贯彻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是部分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缺乏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均明确提出,国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不得排放污染物。同时,《环境保护法》还明确规定,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责令其停止排污,对拒不执行的相关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但是,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关于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法规,导致地方在开展排污许可管理和实施行政处罚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制度、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环保综合督查等,目前也缺少实施性法规。

      二是环境监管制度的内容交叉重叠。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立的环境监管制度多达20余项,环境现场检查、排污申报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在多数环境法规中都有重复性的规定,内容交叉,甚至相互矛盾。例如,对于未批先建的违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定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环境影响评价法》则规定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处以罚款。这种法律条文之间的相互冲突,不仅给环境执法工作造成困扰,也增加了清理整顿违规建设项目工作的难度。

      三是查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存在取证难、鉴定难、移送难的问题。目前,东北三省的省级环保部门与司法部门已经初步建立了查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联动机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地方环保、公安两个部门在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取证标准上仍存在较大差异。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收集的证据,公安部门在很多情况下不予认可。环保部门重新取证又难以还原犯罪现场,无法如实反映违法事实,致使许多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给有效打击环境犯罪带来不利影响。现行《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要求,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时,应当提供鉴定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涉嫌违法排放、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犯罪案件在向公安机关移送前,环保部门按照规定需出具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定结论。但是,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权威鉴定机构,环保部门很难出具相应的鉴定结论,由此使得这类案件无法达到公安机关立案条件。

      四是个别严重违法行为未纳入行政拘留适用范围。《环境保护法》、《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和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应适用行政拘留处罚。但在实际执法中,部分企业存在建设项目未批先建且已投入生产的现象,以及生产设施未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直排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这两种违法问题较“未批先建”和“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情节更加恶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更为严重。但目前,这两种严重违法行为均未纳入行政拘留的适用范围,无法予以严厉惩处。

      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新环保法配套法律法规,笔者建议,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深入推进环境司法联动和制度建设。要完善环境司法解释,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机关,进一步制定或修订环境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司法解释。要健全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衔接机制,联合公安部抓紧修订环保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有关规定,统一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取证标准,进一步简化案件移交程序。将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定机构扩大到省级环保部门,实现对违法排放处置有毒有害物质案件的快立快决。要修订《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将未批先建且已投产、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纳入行政拘留的适用范围予以惩处。

      其次,加快制定或修订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根据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消除法律规范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实现排污许可证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环保综合督查等监管方式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保障新环保法的有效实施。

      第三,鼓励支持地方进行环境立法。鼓励地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法行使好环境立法权,积极制定环保地方性法规。支持从地方环保实际出发,开展环境立法工作,有效实现与新环保法的配套衔接,因地制宜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为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修订提供有益探索和借鉴。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碳交易市场发展需加快完善中国碳排放权形成机制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碳排放总量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国际社会设置的总量基本是给出硬性的排放总量目标的约束。然而,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设置未来若干年内保持不变的绝对排放总量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是不可行的。根据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排放峰值最早于2025年达到,在此之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持续增加。

0评论2016-09-23146

两部门发文七举措合力规范引导PPP 建立完善回报机制
财政部网站30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

0评论2016-05-31162

合理填海、完善法律体系 日本的海洋治污启示
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消息称,预计今夏近海赤潮偏多。今年1月以来,广东惠州、珠海、深圳、汕尾等海域已相继出现规模不等的赤潮现象。此外,据国

0评论2016-05-27203

财政部专家陈新平:完善税收法规助PPP“远航”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成功运行须建立在项目自身财务平衡的基础上,其间,税收政策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税收是社

0评论2016-05-27261

江苏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政策
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之后,2014年江苏省开始推进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0评论2016-05-24205

环能科技完善污水处理产业链 迎接海绵城市+黑臭水治理机遇
环能科技水处理设备销售稳定增长,运营服务收入大增。公司主业水处理设备2015年销售97台,较14年增加7台,实现收入2.03亿元,增长15.72%。冶金、煤

0评论2016-05-24282

完善税收法规政策 促进PPP稳定发展
通过PPP将社会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后,政府需要建章立制,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维持社会资本的合理诉求与社会公共利益

0评论2016-05-20291

环博会思考 政策完善下环保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综述:环保板块2015年业绩表现靓丽,营业收入843亿增22%(上年同期增26%)、扣非净利116亿增20%(上年同期增17%)均位于各行业前列,净资产收益率1

0评论2016-05-10183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公开征求意见:顶层设计完善 但仍需细化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近日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合同(示范文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0评论2016-05-10320

兴源环境:业绩符合预期 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
兴源环境2015年业绩与2016年Q1符合预期。公司2015年营收8.84亿元,同比增长17.95%。其中水利疏浚及堤防工程营收3.29亿,增长41.82%;环保工程收入

0评论2016-04-28194